
烏魯木齊空姐因偷吃剩菜被停飛調查處分,背后飛機餐的處理流程引人深思。
2017-12-08
4983
一般情況下,按照規定,乘客吃剩下的飛機餐都是要丟掉的。但近日,一名空姐卻在機艙里偷吃乘客剩下的飛機餐,還被拍下了視頻。
據澎湃新聞消息,近日,一段“空姐吃多份飛機餐”的視頻熱傳。有網友稱這名空姐是海南航空空姐“該空乘人員面前擺了一排飛機餐,而她竟然每盒都吃了一口”。據視頻顯示,該空姐面前擺了一長排打開的飛機餐,大概 15 盒左右。但并非一些網友所說每盒都吃了一口,她是吃了其中一盒的菜。
12 月 7 日,烏魯木齊航空公司回應視頻中的空姐確為公司乘務員,未按規定處理剩余餐食,試吃數份被拍下。目前已被給予停飛調查處分。
對此,網友議論紛紛。有網友稱,機組餐比乘客的飛機餐好吃多了,不明白這空姐為什么要這么做。不過,更多的網友則認為,只是吃了本該扔掉的食物就停職,有點小題大做。如果不是餓到一定程度,誰愿意去偷吃剩余的餐食。比起偷吃的空姐,網友認為偷拍的人才可怕,肯定是和這名空姐有過節。
初聞此事,結合新聞標題中的“偷吃”二字,本人理所當然地認為,涉事空姐行為不當,懲戒便是。然而,細讀新聞方知,原來標題中的飛機餐是“剩余”的。難怪有網友在評論中為視頻中的空姐打抱不平:既然是剩余的,試吃一下有何不可?如此一來,倒讓筆者心中產生了不少疑惑。
平時經常乘坐飛機的朋友,想必偶爾會對空姐提供的餐食不感興趣。這些剩余的餐食,究竟去了哪里?此次事件后,航空公司在回應中特意強調,乘務員“并未按照標準流程對剩余餐食進行處理”。那么,所謂的“標準流程”是什么?公眾似乎對此知之甚少。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本人遍求網絡。在“知乎”上,有乘務員匿名回答稱,在行程結束后,他們會將剩余餐食帶回家。有時機場內的工作人員也會將剩余餐食占為己有。可見,如今這位涉事空姐的所作所為,可能并非偶然現象。
網絡上的一則舊聞更是讓我大吃一驚。2016年,有多家媒體報道,在杭州蕭山國際機場附近的新港村里,不少商販將飛機上剩余的餐食從垃圾堆里回收出來,再次出售。據記者的調查,一些機場垃圾處理工人也參與其中。這就說明,機場處理剩余食物的“標準流程”中有存在紕漏的可能。原來,蕭山國際機場客艙垃圾處理業務由第三方承包,在層層轉包的環節中,出了問題。
事發之后,蕭山機場方面稱會在分揀點設置監控,嚴格管理。時過境遷,整改措施有沒有效果,我們不得而知。國內機場數量眾多,是否都能做到科學、合理地處理剩余餐食?要知道,飛機餐食保質期短,若真流入市場可能會造成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如此說來,此次空姐“偷吃”事件倒為所有人敲響了警鐘。
回過頭來說,將飛機上的剩余餐食統統送往垃圾場掩埋,算不算萬全之策?從視頻中來看,剩余餐食的份數可真不少。中國的民航航線如此繁密,剩余餐食堆積如山也許是個現實問題。快刀斬亂麻,一扔了事確實是個省事的辦法,但也會形成巨大的浪費。“既然是剩下的,給員工食用問題也不大吧。”部分網友的意見未必正確,可同樣值得關注。民航與機場方面不知是否就此事進行過探討?處罰空姐不難,難的是科學決策。一旦遇到輿論壓力,即以粗線條的處理方法應對,恐怕難以服眾。
還有網友指出,“既然是剩下的,有必要十幾盒都打開排得整整齊齊挑著吃,每一盒都看不出來被吃過嗎?”網友想知道航空公司處理剩余餐食的標準流程,別是試吃完了再給乘客——這也是本人心中的另一個疑惑。“試吃”又是怎么一回事,乘務員試吃飛機餐食能起到哪些作用?試吃完了再給乘客?雖有些危言聳聽,但也讓人細思恐極。
如此看來,空姐“偷吃”剩余餐食,就不再是一樁看看就過的花邊新聞。航空公司處理剩余餐食的“標準流程”是什么?是否得到嚴格執行?我想,比起航空公司一紙冰冷的聲明來,公眾更希望得到上述問題的答案。
【上海鄰米網絡科技,商城開發,企業建站,單商城多商城建站仿站等你來!我司有多套模板任你挑,價格從優,多買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