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聞】日本宇航員在太空呆3周長高9厘米,節節高是何原因?
2018-01-10
3257
日本宇航員金井宣茂
海外網1月9日電 日本宇航員金井宣茂(41歲)從去年(2017年)12月開始在國際空間站工作和生活。9日,他在自己的推特上發文,驚訝地稱,“在大約3周的時間內,我的身高增長了9厘米!”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表示,這種情況極其罕見。
日本宇航員金井宣茂
據日本《產經新聞》報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表示,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在宇宙空間的無重力狀態下,脊柱椎骨間的軟骨變長。只不過,這種增長通常僅為1至2厘米,而從未聽說過有人能長高9厘米。
金井宣茂推文截圖
在推特中,日本宇航員金井宣茂驚訝地表示:“到達外太空后,進行了身體檢測。身高竟然長高了9厘米!僅僅用3周的時間,身體就不斷‘節節拔高’。上一次身高猛增還是在初中和高中時代。”
金井宣茂拍攝的外太空照片
金井宣茂將于6月乘坐聯盟號飛船返回地球。不過,他在飛船中的專用座是出發前根據體型制作的,他無不擔心地表示,“還能坐得下去嗎?有些擔心。”
如果長期在太空生活,對人體會有什么影響呢?
格雷厄姆·斯科特是美國國家太空生物醫學研究所首席科學家,也是NASA的“雙胞胎研究”計劃的副主管。他說,多數宇航員從太空回來后會出現視力輕微受損的情況,但研究人員并不完全清楚太空生活為何會影響視力。
美國宇航員斯科特·凱利(圖自新華國際)
“大多數宇航員在太空需要更換眼鏡,”他說,“他們帶著多副眼鏡,通常在太空每隔幾個月就要更換一次。”
2.肢體問題身體上一個顯著的、暫時的變化是,斯科特·凱利長高了!他原先和哥哥一樣高,重返地球時,比哥哥高了5厘米,這是因為太空失重狀態導致脊柱拉長。
格雷厄姆·斯科特說,返回地球的宇航員經過系統的調理,身體機能一般會在一至三周內恢復正常,除非出現骨骼或肌肉的嚴重流失,這可能需要數月或數年才能恢復。
美國宇航員斯科特·凱利。(圖:新華網)
斯科特·凱利說,“地球重力會將你打回原形”,過一陣子他會“縮水”,變成和哥哥一樣高。
3.輻射影響格雷厄姆·斯科特說,輻射是探索火星的宇航員面臨的最大問題。
攝于2010年2月的國際空間站。(圖:新華網)
他說,宇航員在國際太空站受到的輻射量是地球上的20倍,“如果你前往火星,進入外太空,輻射量是地球的幾百倍,也許高達300倍”。
4.心臟縮小人體的心血管系統在太空中并不需要像在地球上那么賣力地工作。
“人類的心臟就像骨骼和肌肉一樣,原本是為地球重力環境設計的,在太空中它不需像在地面上那么強勁有力地跳動,形狀也變小了。”格雷厄姆·斯科特說。
5.骨骼肌肉損失斯科特·凱利將近一年沒用雙腿走路了,在國際空間站他只需要飄來飛去。
格雷厄姆·斯科特說,過去,由于缺乏鍛煉,宇航員離開太空時,會出現骨質疏松、肌肉萎縮的情況。現在,研究人員為太空的宇航員量身定制了高強度鍛煉計劃,以減輕低重力對骨骼和肌肉的負面影響。格雷厄姆·斯科特說,國際太空站上的宇航員用彈性“束帶”把自己固定在跑步機、自行車上,每天都要鍛煉2至2.5小時。據報道,在太空生活的340天,斯科特·凱利在跑步機上跑了1000多公里,鍛煉時間超過700小時。
聯合太空聯盟的包裝工程師皮特·戈捷正在包裝將被送往國際空間站的科爾伯特太空跑步機。(圖:新華網)
“鍛煉對宇航員的骨骼和肌肉產生了積極的作用,他們重返地球時身材很棒”,他說,“現在的宇航員雖然也有骨骼、肌肉上的損失,但情形不像以前那么嚴重。”
據報道,太空中的骨質流失主要是由低重力引起的。統計數字顯示,宇航員大約每個月損失一兩個百分點,但有人在半年太空任務后可能會損失20%左右的骨骼質量。
【上海鄰米網絡科技,商城開發,企業建站,單商城多商城建站仿站等你來!我司有多套模板任你挑,價格從優,多買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