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相!退休教師陷套路貸是怎么回事?背后事情經過始末詳情
2019-01-22
1984
高校退休教師陷“套路貸”:簽借款合同時被要求簽房屋買賣合同 借款變“定金”
350萬房產被人95萬套走
防騙提醒
誠信建設萬里行
借款2萬元,不到半年變成了75萬元;合同金額是借款額10倍,個別最高日息竟達100%;短短2個月,80多歲的大學退休教師夫婦失去了廣州天河區的一套房,市場價350多萬元,“套路貸”團伙以95萬元攫取到手……
記者21日從廣東省人民檢察院獲悉,廣州市花都區人民檢察院近日依法對一個五人“套路貸”團伙以涉嫌詐騙罪批準逮捕。該團伙自2016年起先后對88名被害人實施詐騙,涉案金額高達3200余萬元,還騙取被害人房產24處等財物。
檢察官表示,“套路貸”是有預謀有組織的犯罪,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和迷惑性,而被害人往往對其中的風險沒有足夠認識和準備,一旦上當,輕則背負巨額債務,重則可能傾家蕩產。可以說,“套路貸”給被害人個人及其家庭和社會都帶來了巨大的危害,謂其是一種社會毒瘤毫不為過。借助該案,檢察官向記者揭秘了“套路貸”的6種犯罪手法。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方晴 通訊員韋磊、梁誠
檢察官揭秘“套路貸”6個手法
套路一
以發“廣告”、打電話等方式招攬被害人
犯罪嫌疑人通常打著所謂的“無抵押、免息”“放款快,即時到賬”等旗號來吸引潛在客戶,通過在公共場所、私人車輛上發放各種五花八門貸款小廣告,撥打騷擾電話等方式推銷其貸款產品。此外,他們還會在微信群、QQ群、微博等網絡平臺上打出這些廣告,一旦有人相信廣告并與之取得聯系,那么十有八九會中了他們設的“套”。
與被害人取得聯系后,犯罪嫌疑人會以提供上門服務為由前往被害人住所進行所謂的家訪調查,其真實目的則是為了搞清楚被害人的住所地,以便日后能夠隨時上門討債;同時以評估被害人的還款能力為由,套取被害人的個人和家庭財產信息,有不動產的就會查冊,以明確被害人的不動產權利狀態,以便根據被害人的財產狀況制定接下來的具體詐騙方案;同時還要求留下被害人身邊至少10名親友的聯系方式,為后期輪番“轟炸”式的催收準備條件。
【上海鄰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主營:商城開發,企業建站,APP開發,行業門戶網站(文庫系統,問答系統等)單商城多商城建站仿站等你來!我司有多套模板任你挑,價格從優,多買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