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伙薅羊毛買上千箱牛奶 錢被凍結牛奶堆積
2019-01-24
1811
一則數據
《阿里聚安全2016年報》記述了大規模“羊毛黨”的危害:互聯網上缺乏安全防控的促銷、紅包活動中,70%-80%的優惠都會被“羊毛黨”薅走。大規模的批量機器下單,甚至能夠造成網站癱瘓。
啥是薅羊毛
什么是“薅羊毛”?這一名詞遠不止在電商平臺找優惠券、搶到“0元購”商品那么簡單。近日,電商平臺“拼多多”出現百元優惠券漏洞被大量“薅羊毛”,敲響了防控大數據黑產業的警鐘。組織嚴密的黑灰產業鏈條,先進技術手段攻破平臺風控防線,百萬元級利潤收入……
本地案例
臨近年關,陜西小伙程宇維(化名)卻愁容滿面,他本想著薅一把“羊毛”,卻不小心引火燒身。去年12月,他在一個叫做“天虎云商”的購物平臺上,通過不同賬號領取“滿199減100”的優惠券,以此購買了1000多箱牛奶。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屋里400多箱牛奶堆積如山無法退貨,賬戶里4萬多元貨款被凍結,老婆為此事與他鬧個不停……
轉眼就是2019年1月,想要徹底協商處理好此事的程宇維,為此專程從陜西跑到了位于成都天府三街的“天虎云商”平臺所在公司,但平臺卻表示,他應當退回所享受的優惠券金額。
花100多元買數百個賬號
搶優惠券囤牛奶,想轉賣
“早知道是現在這個情況,我絕對不買。”程宇維愁容滿面地告訴記者,2018年12月15日,因為收到了“翼支付”app推送的一條優惠信息,程宇維發現在一個名叫“天虎云商”的平臺上,正在搞“2018年火節”活動,可以領取“滿199減100元”優惠券購買商品。
“我計算了一下,如果將牛奶和花椒湊單,單價近60元的牛奶,可以用半價左右買到,非常劃算。”2018年12月20日,程宇維用自己注冊的賬號下了幾次訂單,每一單的構成都是3件“金典純牛奶250ml12盒”和一袋“川味魂漢源花椒50g”。通過優惠券抵扣,3箱牛奶實際支付的價格為90.61元,花椒的價格為11.09元。
“我的一個朋友告訴我,牛奶不愁賣。”想到牛奶是消耗品,收貨后發現質量都不錯,程宇維就動了多買幾批牛奶的心思,“買回來我們家里人可以喝,喝不完保質期也長,覺得也能賣得出去。”但“天虎云商”平臺設置了“每個賬號只可領取5張優惠券”的限制,程宇維想了個辦法,“我買了大概200~300個賬號,花了大概100多元。”程宇維表示,他用這些賬號在該平臺以同樣的湊單方式,先后購買了1000多箱牛奶。
為了避免平臺發現這些牛奶都是同一人所定,程宇維把訂單的收貨地址大都寫在了同一小區的不同單元和樓層,編造了大概90%的收件人姓名。“因為這些電話是打不通的,牛奶體積也比較大,所以都是我去快遞點統一提取的。”程宇維說,下單、支付、收貨一路暢通無阻,全部訂單中的149單發貨了,400多箱牛奶和花椒陸陸續續順利送達陜西。
被疑“不正當領券”
4萬多元貨款“凍結”
因為覺得花椒沒有什么市場,自己也用不完,程宇維在收到平臺的發貨后,退掉了所有的花椒。而正是這一大批量集中退貨的行為,引起了“天虎云商”平臺的關注。
天虎云商平臺服務結算部部門經理趙會春告訴記者:“我們發現在同一商家,有針對同一貨品花椒的大批量退款,經判定是異常現象。后臺數據核查后發現,這些退款集中于5個支付寶賬戶,地址也是位于同一個小區的不同單元,我們認為這是存在有不正當獲取優惠券的行為,所以停止發貨。”
12月23日前后,程宇維接到了平臺的通知,因為賬號的異常操作,剩下的訂單要暫停發貨。“剩下的那批訂單大概支付了4萬多元,但直到現在也沒有退款。”他告訴記者,在平臺停止發貨后,自己一直在與客服溝通。“溝通了10來天,但都沒有一個結果。”程宇維表示,自己對平臺提出的要求都予以配合,可未發貨的這一大筆支付款退款,卻一直沒有到達賬戶。為解決此事,程宇維專程從陜西趕到成都,“不管是退錢,還是造成了損失要補償都可以,但是一定要提出一個解決辦法。”
2019年1月22日,程宇維一大早就來到天虎云商平臺公司前等候協商,但雙方仍未達成一致。程宇維向記者出示了一段22日上午與該平臺所在公司律師溝通的錄音。在錄音中,平臺方律師表示,程宇維的行為可能觸犯法律,只有確認獲得訂單中出現名字的用戶授權后,才能繼續與其協商。
公司說法
小伙給平臺造成損失
平臺對“不正當領券”有約束
在天虎云商平臺看來,這并不是一個單純的“薅羊毛”事件。“年火節活動的目的是為了發展用戶,所以這”滿199減100元“的優惠券金額,是需要平臺貼補給商家的。”趙會春解釋,“我們平臺支持的是真實的用戶和真實的訂單交易,對同一個賬號領取優惠券的數量也做出了限制。只能領5張。”
“最主要的原因是149單中,只有5單是以程宇維本人的名義購買的,其他的均是以他人手機號注冊的非法賬號,如果他不能提供經賬號所有人提供的授權書,則不能代表手機號的主人購買該批牛奶。”趙會春說,與公司和發貨商家商議如何處理此事后,趙會春表示,在程宇維購買的牛奶中已發貨的部分,售賣商家表示不愿意退貨,所以這筆100元的補貼,平臺將會支付給商家。“但他給平臺帶來了損失,所以需要向平臺補償除以他本人名義購買的5單外,其余144單的優惠金額。”至于未發貨的部分,趙會春解釋他們將會在與程宇維協商一致后予以退款。
23日截至發稿前記者聯系程宇維,他告訴記者,在民警的協調下,雙方還在協商。
1月22日下午,記者通過手機下載了“天虎云商”app,通過一個快速注冊選項,只需填寫電話號碼,收取短信驗證碼,再設置密碼,即可注冊成功。但在整個過程中,記者并沒有看到出現用戶的使用協議。記者咨詢該平臺客服熱線,一位女客服表示,手機端注冊時暫時沒有用戶協議,但在電腦端注冊時會顯示用戶協議。
記者登錄電腦端后查看發現,電腦端《用戶協議》中有多條涉及用戶賬號及不正當獲利的條款,如“對于惡意購買和不正當手段獲得的抵用券,天虎云商有權作出獨立判斷并采取包含但不限于凍結您的用戶賬戶或清空抵用券等措施”、“用戶理解并保證不惡意利用技術手段或其他方式,為獲取優惠、折扣或其他利益而注冊多個賬戶、下單等行為,影響其他用戶正常消費行為或相關合法權益、影響天虎云商正常銷售秩序的行為”等。
法律解讀
薅羊毛薅出諸多法律風險
律師表示,程宇維這樣購買賬號薅羊毛的行為存在諸多法律風險。
風險1
可能構成合同詐騙
隆安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李玥斌表示,若平臺是基于擴大客源的目的提供優惠,那么制造虛假賬戶獲取更大優惠,是典型的合同欺詐,嚴重的可能會涉及合同詐騙。泰和泰律師事務所律師江露仙表示,程宇維的行為還可能構成欺詐,按照《合同法》的規定,被欺騙的一方有權撤銷該合同。
風險2
不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護
李玥斌表示,從經濟法角度來看,如果通過這種方式獲得了大量價格低廉的優質牛奶,而實際目的是為了倒賣,而不是消費,那么這種行為不會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保護》,因為其不再歸屬于“消費者”的范疇。
風險3
可能侵犯公民個人信息
江露仙表示,程宇維購買了200-300個他人的手機賬號購買,首先涉及到這些賬號的購買渠道是否合法?賬號所有權人是否知情?李玥斌認為,用別人的身份信息在網上購買商品,如果沒有經過別人同意,主觀心態是替別人購買,就會涉及無權代理。但如果是借別人的名字給自己買,不但在平臺涉及違約,還可能侵犯公民個人信息。
事實上,“羊毛黨”已變成有組織的產業并日漸壯大的。他們對互聯網產業的健康發展帶來了怎樣的危害?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現象調查
起底“羊毛大戶”
借助科技轟炸式搶優惠
“羊毛黨”變身“餓狼黨”
90%的冰山在海面以下。記者進入了一個“羊毛群”,發現這里仿佛是另一個世界:一些忙著往群里扔“福利”的“大V”,幾百個每日蹲守群里接福利的“羊毛客”,不斷被朋友拉進群的“小白”……他們有自己的網站、論壇,平時會交流心得、總結經驗、分享“線報”。
撥開“羊毛圈”: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我薅不到”
記者在一個專注某電商平臺福利的微信群里看到,群主在5個小時里發布了98條“線報”,主要集中在商品秒殺、領券等優惠信息,同時也有試玩App等花樣繁多的“刷單”式羊毛。記者在一位“羊毛客”的指導下嘗試下載某App并按要求停留3分鐘,果然收到了0.16元的“賞金”。網友“看夕陽落下”稱,自己“入行僅一個月,就已經賺了5000-6000元”。但這只是“薅羊毛”的入門級操作。從蠅頭小利中不斷累積的“羊毛客”,漸漸發展成擁有大量資源和專業設備的“羊毛大戶”。據介紹,“羊毛大戶”們大多“積累了大量身份資料,有可靠的關系網絡收集線報,有程序員功底”。這從“拼多多”網站在凌晨出現優惠券漏洞,隨即被迅速領取數千萬元的案例中可見一斑。據群內“羊毛客”介紹,“郵幣卡火的時候,某大牛一高興直接提了寶馬3系”“某大牛單每月的理財收益就有8000元以上”,如今“行情不好,很多網絡項目也被封殺殆盡,許多大牛的公眾號也被封殺”。但“大戶”依然存在,并正在借用更高級的科技手段,成為活躍在互聯網平臺背后的一群“黑色陰影”。
探尋“羊毛頭”:
手握萬號搶優惠
狠鉆空子建黑產
“羊毛黨”何以能短時間內攻擊并“薅”垮一家平臺?業內人士揭露,“薅羊毛”三字背后是巨大的黑產圈。
網易易盾業務安全產品專家劉慶介紹,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展“撒錢”吸引新用戶、拉流量的活動,著實養肥了不少黑產業的腰包。黑產業分工也愈發精細,并不斷利用新興技術手段。
“新用戶優惠”攔不住“羊毛黨”的步伐:黑灰產人員或是擁有多達數十萬乃至千萬級別的手機黑卡庫,或是利用“接碼平臺”的大量卡號資源,以每條0.1元左右的價格接收驗證碼,快速并大批量注冊。高級的驗證碼技術有時也難以形成防控機制:“羊毛黨”利用“打碼平臺”的人工智能技術,以機器、人工結合的方式識別各種圖片驗證碼。2017年,紹興警方就曾通報其破獲的“快啊”打碼平臺案件,該平臺3個月內就提供了驗證碼識別服務259億次。
背后空白
消解“餓狼傳說”
從號卡到企業亟待建立安全網
深探“黑產業”背后,他們搶占優惠的大量手機卡號究竟從何而來?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副主任楊天一介紹,除了實名注冊的國內手機卡、境外手機卡等,根據業內機構的調查,目前流通的手機黑卡中80%以上是物聯網卡。
楊天一表示,手機黑卡的平臺化趨勢亟須管控。除了進一步細化對手機實名制管理的規定,還應針對電信運營商號卡建立體系化管控機制,特別是針對物聯網卡等新類別的號卡,最好采用專門號段,更要加強號卡供應商的資質審核和管理,嚴禁層層轉售。另一方面,要整合互聯網安全企業資源,形成有效的系統化合力。楊天一建議,建立共享的黑卡數據庫,并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為進一步加大對黑卡的精準打擊等提供支撐。
【上海鄰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主營:商城開發,企業建站,APP開發,行業門戶網站(文庫系統,問答系統等)單商城多商城建站仿站等你來!我司有多套模板任你挑,價格從優,多買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