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愿“戒網癮死亡”徹底成為歷史
2019-02-25
1961
2017年8月3日,劉麗(化名)的小兒子李傲因為“常泡網吧”,經他們夫妻同意后,被一家自詡為“能戒除青少年網癮、解決厭學、叛逆”問題的“合肥正能青少年特訓學校”接去戒網癮。43個小時后李傲死亡。2018年12月28日,安徽省高院做出終審裁定,涉事學校負責人羅鏗因涉嫌故意傷害罪獲刑16年,4名教官分別獲刑1年至8年6個月不等。2月23日,劉麗告訴記者,“我們一家受到了血的教訓,很后悔。”(2月24日《北京青年報》)
幾年前,通過電擊、重體能訓練等方式幫助青少年戒除網癮的事例并不罕見,部分戒除網癮機構還被一些家長當作“名校”加以追捧。另一方面,某些戒除網癮機構致殘、致死案件偶有發生,多位花季少年用健康甚至生命為代價,讓社會認清了這些戒除網癮機構的本質和危害。
如果說,在幾年前,這樣的一些機構尚具有一定的社會接受度的話,那么,當前或許越來越少有人認為它們的存在是合理的,也不再認為這類戒除網癮方式是科學的。2017年11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游戲障礙首次列入了國際疾病分類精神與行為障礙章節,此舉間接否定了這類不靠譜的戒除網癮辦法。網癮既然屬于疾病,診斷和治療就只能由具備資質的醫療機構實施。
這起案件雖然發生在2017年8月,當時WHO還沒有明確“網癮是病”,但受同類傷害事件的影響,社會已普遍認識到此種治療方法的危害性。更何況這起案件的過程橫跨人們改變對網癮認識的整個過程,直到兩個月前才終審宣判,處于一個十分特別的時間節點上,因此更具有警示意義。
但愿李傲是網癮不規范診療的最后受害者,在他之后,“戒網癮死亡”能夠徹底成為歷史。但要想做到這一點,不僅要求“網癮是病”被社會廣泛認同,更要在診療方面,出臺清晰的標準和科學的方法。
去年9月25日,國家衛健委就青少年健康問題召開了新聞發布會,會上指出,全世界范圍內青少年過度依賴網絡的發病率是6%,我國發病率接近10%左右。我國青少年的網癮發病率遠超世界平均水平,但目前我國尚沒有關于這一領域的診療規范,這塊短板必然盡快補齊。因此,醫學界應該就此展開科學研究,明確診斷標準,進行合理分類,制定詳細的診療規范,這是避免這類悲劇不再重演的必經步驟。
除了要出臺診療規范外,還應該向社會提供足夠多的診療資源。去年10月9日,北京回龍觀醫院宣布成立“成癮醫學中心”,該中心可收治網絡游戲成癮青少年患者。但這只是一種嘗試,正規戒除網癮機構還十分缺乏,遠不能滿足戒除網癮方面的巨大社會需求,更多醫療機構參與其中,建成數量足夠的規范化戒除網癮機構,方能讓戒除網癮診療徹底走向正軌。
【上海鄰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主營:商城開發,企業建站,APP開發,行業門戶網站(文庫系統,問答系統等)單商城多商城建站仿站等你來!我司有多套模板任你挑,價格從優,多買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