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星現高濃度甲烷 暗示有可能存在生命
2019-06-25
1915
6月22日據《紐約時報》報道,“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大氣中發現了濃度約為十億分之二十一的甲烷氣體,這暗示著火星上面真的可能存在生命。甲烷通常是由生物產生,但專家表示也可能是某種地熱過程引起的。
根據《紐約時報》周六在獲得該任務項目科學家Ashwin Vasavada的一封內部電子郵件后首先報告了這一奇怪的發現。周日NASA發布了在一份聲明中證實了這一發現,解釋了好奇號的火星樣品分析(SAM)儀器如何檢測到濃度約為十億分之二十一的甲烷氣體 - 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得多。
甲烷是地球上微生物的重要分子,在火星上新探測的甲烷導致人們猜測,這些氣體可能是由火星上的微生物產生的。
過去,科學家們已經在火星表面發現了甲烷的痕跡,包括早在20世紀70年代的維京任務。因此,發現更多的甲烷并不一定意味著科學家已在火星上發現了生命。去年6月一項關于火星大氣濃度季節變化的研究報告顯示,火星甲烷含量的峰值并不罕見。
然而該機構指出,好奇號不包含可以明確說明甲烷可能來源的儀器。“根據我們目前的測量結果,我們無法確定甲烷來源是生物學還是地質學,甚至是古代還是現代,”SAM首席研究員Paul Mahaffy在一份聲明中說道。
延伸閱讀:“火星快車”探測器證實火星大氣存在甲烷
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在新一期《自然·地球科學》中發布報告說,通過分析歐洲航天局“火星快車”探測器所獲數據,可驗證此前美國航天局“好奇”號火星車關于火星大氣中存在甲烷的探測結果,甲烷或來自火星永久凍土。
研究人員指出,2004年,“火星快車”探測器率先在火星大氣中探測到甲烷。不過,當時有科學家認為,探測儀器的靈敏度不高,探測結果不可靠。
2013年6月15日,“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大氣中探測到來源未知的甲烷氣體。次日,“火星快車”探測器在飛越蓋爾隕坑時,其攜帶的“行星傅立葉光譜儀”也探測到了甲烷存在。“火星快車”當時探測到的大氣甲烷濃度為15.5ppb(1ppb為十億分之一)。
歐航局在一份聲明中說,這是“好奇”號探測到火星大氣存在甲烷后,該結論首次得到獨立觀測研究驗證。
為探究火星大氣中甲烷的潛在來源,研究人員基于“火星快車”所獲數據展開了兩項獨立研究。研究結果顯示,這些甲烷很可能來源于永久凍土的間歇性氣體釋放。
美國航天局此前曾發布消息稱,一般情況下,“好奇”號所在的蓋爾隕坑處的大氣甲烷濃度比較低,不過那里的甲烷濃度經常會有突增。
甲烷和其他有機分子被認為是原始生命存在的潛在跡象。關于火星這顆“紅色星球”上甲烷來源等問題,科學界存在不同觀點。研究人員表示還需對此展開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