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居養老已成當代新風尚,四處旅居找到理想養老地!
2018-03-19
3430
還有兩個月才退休,55歲的徐女士已與老同學們一起預訂了6月的“郵輪15日游”,迫不及待規劃起自己的“新生活”。
隨著中國居民經濟水平的不斷增高,“旅居養老”正成為不少中國老年人的生活新潮流。他們認為,這能幫助他們找到更多快樂和歸屬感,也能減輕子女負擔。
旅居養老已成為一種新型養老方式,不僅為活力化老齡人口提供了高品質的休閑養老方式,也為新常態下經濟增長開辟了新的途徑。旅居養老將打造旅游業和養老業跨界融合的產業優勢,帶來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管理創新。
隨著人口老齡化速度的加快,活力化老齡人口剛需也將呈現多層次、多元化態勢。未富先老的現實、城市養老資源短缺、農村養老資金緊缺、養老設施分布嚴重失衡、活力化老齡人口養老問題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如何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破解的難題。縱觀發達國家經驗和做法,發展旅居養老產業既是分享老齡人口帶來的紅利,也是滿足我國活力化老齡人口養老的現實需求。
旅居養老逐漸成為一種趨勢
第一,旅居養老意愿更加強烈。
活力化老齡人口不再是簡單地滿足于最基本的物質生活需求,追求更高層次的旅游、居住、休閑活動,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消費趨勢,特別是對于生活能夠自理、經濟能力較好的活力化老年人,旅居養老意愿更加強烈。另外,隨著近些年來我國北方霧霾天氣的出現,一些大中城市空氣質量明顯下降,以及漫長的冬季嚴寒,也直接推動了活力化老齡人群遠赴生態環境好、資源條件優越、溫暖舒適的南方地區進行異地旅居養老。
第二,旅居養老市場提質增速。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休閑旅游將成為城市型社會老齡人口的一個主要消費渠道。近年來,我國居民人均收入增長較快,活力化老齡人口的消費能力在日益攀升,為我國旅居養老市場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民間資本、境外資本的注入,專業人才的涌入,傳統服務模式的更新,使得旅居養老服務市場提質增速較為明顯。
第三,老齡人口的收入提高。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老年人可自由支配收入也在不斷增加。一方面,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使得老年人有了固定的退休金,中國傳統的儲蓄理財觀念又使大部分老年人都擁有一定的積蓄;另一方面,當生命周期進入老年階段,子女在經濟上已經獨立,家庭負擔大為減輕,子女也會在自身經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在經濟上給予老年人一定的支持。這些因素都促成了老年人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可自由支配收入越高,相應的旅居支付能力也就越強。
第四,旅居養老的多項選擇。
目前,我國養老形式和內容發生了巨大變化,已經形成候鳥式養老模式、以房養老模式、旅居養老模式等諸多新模式。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旅游與養老產業將會深度融合,旅居養老資源將會在智慧平臺作用下得以整合,一些新型的旅居養老組織方式、旅游產品、旅游業態將不斷涌現,旅居養老供給將會更加豐富和完善。
構建旅居養老的社會環境
旅居養老已成為一種新型養老方式,不僅為活力化老齡人口提供了高品質的休閑養老方式,也為新常態下經濟增長開辟了新的途徑。旅居養老將推動優勢旅游企業和養老機構實施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并重組,打造旅游業和養老業跨界融合的產業優勢,帶來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管理創新。
第一,創新旅居養老服務改革。
一是實行醫保異地結算制度。長期以來,異地醫保結算機制尚未形成。無法實現醫保異地結算是阻礙旅居養老發展的重大制度障礙,因此,深化醫保聯動體制改革,建立異地就醫結算機制,制定基本的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解決由于旅游養老在異地就醫時形成的醫療費用跨地區轉移接續問題成為當務之急。二是建立養老用地保障機制。旅居養老具有公益性質,在旅居養老發展過程中,仍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建議有關部門盡快出臺專門用于旅居養老發展的國有土地劃撥、出讓及其配套政策,保障旅居養老發展的集體土地征收或專項使用政策,旅居養老發展土地規劃或指標安排政策以及土地出讓金減免或分期支付政策等。三是創新資金發展保障機制。創新旅居養老產業的融資方式,既要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也要加大社會資本的引入力度,才能激活旅居養老市場。可以從三方面入手:一是全面實施公辦民營、公建民營、民辦公助、政府購買服務等養老服務改革;二是設立旅居養老產業投資基金,對養老服務機構、設施和服務網絡以及養生養老健康產業鏈等重點項目提供支持;三是采取股權投資基金、上市融資、公益創投、PPP等模式,帶動社會資本加大投入,興建養老設施和提供養老服務。要吸引社會資源和調動民間資本投入養老旅游業,給予開發商工商、稅收扶持及優惠。按照“民辦公助”“公辦民營”的形式開展經營活動,使社會福利民營化、投資主體多元化,并加強非政府組織、非營利組織以及一些企業與個人參與旅居養老開發的力度。
第二,加速老年休養需求與旅居服務的融合。
一是開發溫泉療養型養老旅居產品、農家樂休閑體驗養老產品、休閑農莊、園藝療養與養老養生產品、醫療保健旅游產品、親情化的旅居養老產品等;二是老年服務產品的規范化,如結合老年需求制定老年旅居服務規范標準,酒店、公寓要制定實施老年客房服務和餐飲服務管理標準,景區要完善老年服務設施規范等;三是對旅居老齡人口相對集中的公寓、物業小區進行適老化改造,滿足“候鳥式”“旅居式”養老居住需求。
第三,加快旅居養老產業供給側改革。
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不斷推進結構調整,合理配置生產要素,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注重發展效率,旅居養老產業也應在這一方針指引下,大力提升人力、物力、財力的開發利用效率。進一步完善上下游產業鏈,引導其中各個產業向精細化、專業化、品牌化方向發展。
第四,營造良好的旅居養老發展環境。
首先,建立旅居養老的服務標準。2016年國家旅游局公布了 《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務規范》行業標準,大大提升了旅居養老服務行業規范。未來,應進一步出臺相關法律,明確旅居養老發展的基本規范,制定促進旅居養老發展的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以及對旅居養老進行具體管理的規范性文件和行業標準等,構建起全面的旅居養老法律保障體系。其次,建設旅居養老的服務設施。重點加快環境生態保護、醫療衛生、文化體育、交通等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旅居養老配套設施。促進以老年宜居地產、老年生活照料、老年專用產品、老年健康服務、老年運動健身、老年文化娛樂、老年金融服務、老年旅游等為主的旅居養老服務業全面發展。生活照料、醫療護理、精神慰藉、緊急救援等養老服務實現全面覆蓋。再次,優化旅居養老的市場環境。大力加強旅居養老機構誠信體系建設,研究制定旅居養老機構星級評定標準,開展旅居養老服務機構星級評定,逐步建立公開、平等、規范的準入和退出制度,進一步提升旅居養老服務工作專業化、標準化水平。通過星級評定和政策調整,進一步激發社會力量參與的積極性,逐漸形成良性競爭機制,優勝劣汰。加強行業監督管理,形成全民關愛老人的社會風尚。
專家指出,中國老年人數量正進入增長的高峰期。隨著物質水平和精神需求的提高,“旅居養老”這種生活模式,逐漸成為中國老年人生活的新風尚。“旅居養老”包括鄉村旅游模式、酒店公寓模式、異地養老社區模式、旅居換住模式等不同形式,其共同特點是豐富和改變了老人的旅游、生活、娛樂等方式,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
【上海鄰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主營:商城開發,企業建站,APP開發,行業門戶網站(文庫系統,問答系統等)單商城多商城建站仿站等你來!我司有多套模板任你挑,價格從優,多買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