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一女子打滴滴快車,下車后被司機尾隨,網友:滴滴真的要涼了
2018-05-18
3516
2018年5月18日訊,昨日下午,有網友爆料,自己打滴滴快車回家后,遭司機尾隨。從1分鐘的監控視頻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一名黑衣男子在尾隨打傘的網友,并裝作在鍛煉。
打滴滴遭司機尾隨 視頻截圖
目前,當事人已去派出所報案,并希望不會再有其他人遭遇類似情況。
網友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網友稱:“現在的滴滴打車真的……一言難盡啊……”還有網友“滴滴使黑車合法化。”
相關性新聞
滴滴就是否對行程錄音征求意見專家:不如安攝像頭
原標題:滴滴就是否對行程錄音征求意見,專家稱安裝攝像頭更具現實性
5月16日,滴滴公布順風車階段整改措施。
滴滴公布的三條針對順風車的整改措施包括:順風車用戶標簽和車主評價功能全部下線。車主每次接單前需進行人臉識別,最大限度杜絕私換賬號的可能性。在順風車暫停接受22時-6時出發的訂單。服務時長將超22時的訂單,滴滴會對合乘雙方發送安全提示。
有順風車主對澎湃新聞記者說,我又不是開網約車,只是順路接單,圖的是作伴兒和節省油費。另外,取消乘客評價內容后,我怎么分辨上車人的素質高低呢?另有順風車司機稱,作為女司機,希望乘客最好也能夠用真實頭像和性別,自己接單才能放心一些。
滴滴全平臺開展了整改工作:專項整治人車不符,出車前司機必須進行人臉識別,舉報有獎;軟件產品升級,乘客遇險可以一鍵撥打110、120、122及平臺安全客服等求助電話。
此外,滴滴承諾,在平臺上發生的相關交通事故、治安及刑事案件和用戶糾紛中,滴滴將主動承擔應有的法律責任。并著手建立關愛基金,提供救助和關懷。
上述除順風車外的整改措施將于5月31日前全部完成。
同時,滴滴公開征求意見:為更有效解決司乘糾紛及安全問題,是否應對用車行程全程錄音?
具體來說:滴滴先明確告知用戶、經過用戶授權后,在用車全程中錄音,以便在糾紛時便于取證。相關錄音資料將加密上傳至服務器,保留72小時后自動刪除。
這引起了網民的熱烈討論。
有網友認為錄音錄像能夠保護司乘雙方。“曾有乘客下單標注一人,兩人用車,車主按后者收費,并投訴后申訴無門。”也有網友稱,這將促使順風車變得復雜化,降低車主積極性,最終留存的是攬客黑車。
李俊慧認為,安裝攝像頭比車內錄音更具現實性。司乘雙方沖突時,因為身處半私密或封閉空間,雙方力量懸殊。引入監控的重點是讓雙方回歸平等或力量均衡,以便雙方合理處理沖突。
李俊慧補充稱,滴滴應該甄別出,以順風車名義,每日大量接單的車輛,促使其成為合規的網約車。
盤古智庫智慧城市委員會研究員馬旗戟對澎湃新聞記者說,這一問題背后是,權利(隱私)與自由(安全)的取舍平衡,整體福利與個體權利的取舍平衡,反映的是價值取向。
針對錄音問題,斯坦福大學中國法律政策協會副主席潘尤迪律師對澎湃新聞記者說,滴滴兼顧到了多項核心問題,但仍有執行層面的合規風險。如滴滴遭遇錄音信息泄露時,是否應承擔責任;公安部門辦理特殊案件時,平臺能否未經雙方同意,披露信息。此外,還需要更多細節方能落地,比如當乘客要求錄音,司機拒絕的情況下,能否取消行程,以哪一方面的觀點為準。
馬旗戟認為,平臺經濟下平臺的定位、責任邊界、權力賦予等已經無法依靠個案整改和企業自覺自律消解,必須進行更深刻的調整。
潘尤迪指出,對于隱私和自由的邊界,平臺方應該明確信息的收集意義和目的,在用戶隱私及平臺商業發展問題上找到合適的平衡點。
【上海鄰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主營:商城開發,企業建站,APP開發,行業門戶網站(文庫系統,問答系統等)單商城多商城建站仿站等你來!我司有多套模板任你挑,價格從優,多買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