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 獎勵164億 BAT中股權激勵力度最大 額度最高
2018-08-24
2405
阿里巴巴剛剛發布了 2019 財年第一季度財報。在中概股表現普遍低迷的當下,阿里巴巴本季度的財報備受關注。
阿里巴巴園區
財報數據顯示,阿里巴巴保持了非常強勁的收入增長,達到 61%,其中核心電商業務增長同比增長也達到 61%。在營收這一關鍵指標的增幅中,阿里巴巴跑贏了 Facebook、亞馬遜、Netflix、谷歌,也超過騰訊和百度。
當然,阿里巴巴財報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本季度阿里巴巴在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的季度盈利為 76.5 億,同比下降了 45%。
我注意到,阿里巴巴凈利潤的下滑,其實來源于本季度的股權獎勵開支達到 163.78 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期的 40.19 億增長了 308%。這一數字創下阿里巴巴集團上市以來的最高紀錄,也是截至目前中國企業最高的單季股權激勵開支。
與之相對比,百度在 2018 年 Q2 的股權獎勵支出約為 10 億元,騰訊最近一次在 2017 年 7 月的發行 1787 萬新股獎勵 10800 名員工,按當時股價及匯率計算,價值 42.2 億元。可以說阿里的股權激勵支出是力度最大,額度最高的。
股權激勵支出,對企業而言,其實是對人才的投資。企業累計的激勵支出記在企業的賬上,對員工而言就是到手真金白銀的股票和期權。當然,換一個角度來看,員工的股票期權如果變得更值錢,那么對應企業的股權激勵支出也會大幅增加。
這次阿里員工股權獎勵支出的大幅度增長,就是因為螞蟻金服在二季度進行了 140 億美元的融資,估值從 600 億美元增長到 1500 億美元,螞蟻金服的期權價值自然翻了 2.5 倍,公司就需要把期權的增值部分記在賬上,當然這是一筆不影響現金流的非現金賬面支出,但它也會影響短期的財務表現。
日本經營大師稻盛和夫認為,企業最重要的在于三個要素:人才、金錢、技術,只要有這三項要素,就有經營。而在這三者之中,人才是最重要的。
人才的質量和數量直接關乎企業的生死存亡。今年各個主要城市陸續對高學歷人才放寬落戶門檻,恰恰也印證了人才對于企業及地區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
在人才上持續播種、加大投入,讓人才有用武之地。一直以來都是企業想要基業長青顛撲不破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