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淄博燒烤“涼”了? 不少店鋪貼出了“轉租”信息
2023-07-05
43
各方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過后,淄博燒烤的熱度逐漸“冷卻”下來。6月中下旬時,“淄博燒烤降溫流量下滑”話題還曾一度引發社交媒體熱議。
除了依舊熱鬧的“八大局”市場外,一些曾經座無虛席的淄博燒烤店,即便在用餐時段,也只能看到零星食客。與此同時,不少店鋪貼出了“轉租”信息。
中國新聞周刊注意到,近段時間,58同城網站上出現了數百條淄博燒烤店鋪轉讓信息。其中不少店鋪都具有新開業、新裝修和新設備等特點,多數表示接手后即可繼續經營,轉讓費用從十幾萬到三五十萬不等。
淄博當地一位業內人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大部分店鋪轉讓的主因是沒有生意,虧損過大。他認為,現在轉讓可以“及時止損”,在淄博燒烤市場尚未完全“冷卻”之前,盡量挽回一些損失。“這是店家想要盡可能地挽回成本的表現,畢竟不少店鋪開業時間并不久,很多甚至沒有收回成本。”他說。
淄博市委宣傳部一位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這些都是正常的市場現象,他們之前沒有關注到具體情況,并表示相關業務范圍很大,不可能面面俱到,有些問題如果沒有認真調查統計,很難給出答復。
相關新聞
淄博城市綜合信用指數躋身全國前十
近日,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在“信用中國”網站發布《城市信用監測月報》,在全國261個地級城市信用狀況監測中,2023年5月我市綜合信用指數排名位列第10位,繼2022年8月的全國第12名再提升2個名次,信用建設成績再創新高。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每月定期發布《城市信用監測月報》,綜合評價各地信用狀況。監測分析數據來源1萬多個互聯網網站的公開信息,主要監測信用政策制度貫徹落實、信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事前事中事后信用監管、信用服務實體經濟、信用主體守信與失信情況、誠信宣傳與社會輿情、政務誠信建設等7方面內容,可綜合反映城市的信用建設水平和營商環境。
近年來,我市以創建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為牽引,聚焦信用惠企助企,強化工作創新,不斷提升信用服務效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弘揚誠信之風,務實營造誠信建設濃厚氛圍。“誠信淄博”建設已成為城市優化營商環境的堅實支撐,更是城市文明的自信底氣。
誠信是淄博深厚的城市底蘊。淄博是齊國故都和齊文化的發祥地,誠信是齊文化的精髓,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和積淀,誠信文化已經深深熔鑄在城市里,“政府有為、企業有信、群眾有禮”的城市形象深入人心。我市通過組織開展“誠信建設萬里行”“信用天下之淄博論劍”“誠信興商宣傳月”、信用微視頻大賽、全民《山東省社會信用條例》信用知識有獎答題等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近12個月已組織開展各類誠信宣傳活動達300多次,形成了行行講誠信、人人重信用的濃厚氛圍。
誠信是新時代淄博的城市底色。將“誠信淄博”建設納入優化營商環境“一號改革工程”,健全組織領導和政策體系,夯實信用平臺建設基礎,我市加快信用信息共享步伐,拓展惠民便企“信易+”場景應用,為市場主體打造了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環境、有力有效的要素保障環境。如,在全省率先推行的信用審批“承諾即入”辦理模式,大幅降低了申請人制度性交易成本,實現申請材料、辦事環節、審批時間分別壓減30%、40%、80%以上,全年可為申請人減少申請材料15萬余份,免除現場核驗2萬余次。
誠信是淄博堅守的底線。立足高效精準監管,我市構建全流程的信用監管制度。在全市各級政務服務大廳辦件平臺嵌入信用核查功能模塊,實現了企業辦件必查“信”、審批必用“信”。對市場主體開展公共信用綜合評價,將監管頻次與企業信用等級掛鉤,在20多個領域率先實施信用差異化監管。在全省率先建成市級信用聯合獎懲系統,實現了企業信用狀況、獎懲措施一鍵匹配,產生聯合獎懲案例438.9萬條。積極開展企業信用修復,累計幫助企業完成信用修復3000余條,最大限度維護了企業合法權益。
誠信是淄博托舉的底座。為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繁的堵點痛點,我市實施信用融資“春風行動”,通過財政、銀行、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三方聯動,輸送流動資金“金融活水”,讓企業如沐春風。打造中小微企業融資平臺,發揮信用信息價值,累計歸集各類信用信息8億余條。創新推出“齊鑫貸”“技改貸”“租金紓困貸”“齊惠商戶貸”等貸款產品,多以純信用貸款為主,具有準入門檻低、融資費用省、信用貸款快、線上操作簡等特點。據統計,截至目前,我市智慧金融平臺已入駐金融機構91家,注冊企業16.4萬戶,通過平臺累計發放貸款達674億元。
“下一步,我市將以創建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為抓手,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再強化、再精細、再完善,穩步提升城市信用狀況監測排名,聚力營商環境提效爭先,持續擦亮誠信淄博城市名片。”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上海鄰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主營:商城開發,企業建站,APP開發,行業門戶網站(文庫系統,問答系統等)單商城多商城建站仿站等你來!我司有多套模板任你挑,價格從優,多買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