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最會投資上市公司:誰跑贏了銀行券商保險?
2017-09-13
2319
鳳凰財經9月12日訊,上市公司投資收入高靠什么?有的公司背靠金融會賺錢,有的公司背靠行業能賺錢,有的公司卻背靠“炒股”賺大錢。隨著2017年A股上市公司半年報公告全部放出,上市公司在投資收益上的“賬單”也浮出水面。在本篇榜單中,鳳凰財經將抽絲剝繭,為你挖掘投資收益榜單排名背后的秘密。
誰是最會投資上市公司?
上半年投資收入高的肯定少不了銀行、保險、券商。據wind資訊數據顯示,上半年2886家上市公司總計投資收益4380億元,相比它們的主營業務收入總額176504.4億元,投資收益在主營收入中占比2.48%。
鳳凰財經從wind資訊提供的數據統計顯示,上半年投資高收益排行榜單的前四名悉數被險資拿下,依次是中國平安640.20億元、中國人壽582.71億元、中國太保239.59億元和新華保險165.89億元,而且,現金流量凈額占比均大于1,簡言之,就是公司賬面上躺著很多現錢啊。(鄰米)
圖表1 上半年投資高收益TOP20榜單
數據來源:wind資訊;整理/制圖:鳳凰財經
中國平安勇奪第一名,上半年投資收益同比增長14.92%。此前,鳳凰財經曾統計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炒樓”榜,在上市公司投資性房地產金額中,中國平安以470億元躋身第二位,僅次于主營業務為建筑裝飾的中國建筑。
中國平安2017年中報截圖,中報顯示,上半年中國平安的股票投資收益大幅增加。
誰在投資上跑贏了金融機構?
在投資高收益排行前20名榜單上,上汽集團、中聯重科、中國石化、廣汽集團、長安汽車、中國建筑,可以說,是少見的投資收益跑贏金融機構的上市公司。
圖表2 非金融機構投資高收益TOP榜
數據來源:wind資訊;整理/制圖:鳳凰財經
這之中,上市車企達到了三家,這和車企產業集中度高、布局產業鏈上下游、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投資收益高的行業特性不無關系。以上汽集團為例,上半年投資收益150.07億元,其中對于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上有近130億元。
而中聯重科則因為處置了環境子公司,上半年投資收益同比去年暴漲了100.35%,投資收入達到了108.15億元,而同期,中聯重科的主營業務收入為127.9億元,凈利潤10.75億元,僅為該項投資收入的十分之一。
誰靠“炒股”賺大錢?
其實不難發現,投資收入高企的上市公司,除了金融機構,主要出現在汽車、石化重工、房地產、交通運輸、建筑等行業里的龍頭企業,它們所在的行業領域產業集中度高、對于聯營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占比高、體量大,直接拉高了投資收入。
不過,這之中,卻有兩家上市公司,雅戈爾、海螺水泥,憑借高超的“炒股”技巧在投資收益表現上名列前茅。
圖表3 非金融上市公司投資收益TOP20榜單
數據來源:wind資訊;整理/制圖:鳳凰財經
雅戈爾素有股市“常青樹”的江湖稱號,上半年投資收益19.32億元,雖然相比去年同期的24.92億元減少了28.95%,但是仍然躋身非金融類上市公司投資高收益前十,上半年的投資收益也基本和同期凈利潤持平。
公開數據可查,這家“服裝界的投資大佬”,扎入中國股市19年斬獲頗豐,有媒體統計,1999-2006年,雅戈爾股權投資的年均賬面余額為6.04億元,遠高于股票投資的40.19萬元;2007-2015年,雅戈爾投資股票收益為123.16億元,其中,通過認購定增股和股權投資(此處指公司所投資標的成功IPO)獲得的收益為118.19億元,占比高達95.96%。
海螺水泥在中報中高調秀了一把炒股技能,據其中報透露,上半年“集團處置了部分同行業上市公司股票,取得收益18.60億元”。今年上半年,海螺水泥減持新力金融362萬股,占新力金融已發行股份比例1.49%,減持后仍繼續持有比例為7.51%,增收9885萬元;同時,清倉所持有冀東水泥已發行股份比例13.93%,增收14.60億元;清倉所持有的青松建化已發行股份比例10.59%,增收2.61億元。
------------------------------------------------鄰米---------------------------------------------------
海螺水泥“低吸高拋”盡顯財技的經典一役是長達5年持有青松建化“穿越牛熊”,期間一度浮虧近五成,但仍果斷趁股價低迷2次增持,并在2015年牛市高點以及今年的“一帶一路”行情,成功減持并最終清倉離場,以8億元投資凈賺2.61億元。截至目前,海螺水泥還持有西部水泥已發行股份比例21.17%。
誰投資虧錢最多?
今年上半年,在wind資訊錄得2886家產生投資收益的上市公司中,有490家投資收益為虧損。投資虧損額度最高的是中國國航,投資虧損3.64億元,主要原因是集團聯營企業國泰航空本期虧損增加至6.65 億元。榜單依次排行的新奧股份、三一重工、東方園林,也都因為處置子公司股權或投資公司虧損、匯率風險等,帶來了收益損失。
圖表4 上半年投資低收益TOP20榜單
數據來源:wind資訊;整理/制圖:鳳凰財經
(備注:文中上市公司所指的投資收益數據,均來自其合并利潤表中的“投資收益”欄目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