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叫停共享電動車 國慶前將清理并退出市場
2017-09-19
2576
嘗鮮市民有的看好,有的覺得借還不便,費用偏高
大多數運營企業支持管理意見,表示會給使用者退押金
杭州叫停共享電動車
國慶前清理并退出市場
本報記者 詹程開 見習記者 黃偉芬 文/攝
這些天,不少杭州市民發現,路上除了共享單車,還出現了“共享電動車”的身影,很多人還專門去“嘗了嘗鮮”。
其實,這不是共享電動車第一次出現在杭州的馬路上。今年3月,西湖景區及周邊就曾出現過“共享電動車”的身影。錢江晚報3月12日曾以《共享電動車試水杭城》為題進行報道。之后,《杭州市促進互聯網租賃自行車規范發展指導意見(試行)》出臺,其中明確規定杭州暫時禁止發展互聯網電動自行車,共享電動車才沒有在杭州市場大肆發展起來。
共享電動車怎么樣?看法不一(鄰米推薦)
通過走訪,錢報記者發現共享電動車的投放不像共享單車那樣密集。它的外形和共享單車差不多,個頭稍微大一點,車身上標著企業標識,和共享單車一樣有二維碼、掃描用車等字樣,押金和租車費用略貴一些。
共享電動車使用起來如何?“我租過小良出行的電動車,不是很方便,借車還車都要在電子圍欄里完成,如果停在電子圍欄外,還要付調度費。”市民陳先生說,這樣一來就不如共享單車方便了,而且“如果你騎到遠一點的地方,比如繞城區域內,一公里之內要收10元的調度費,三公里以外收50元,車輛駛出繞城區域,收取調度費100元。”
幾位女生則對于共享電動車更青睞,“比較省力,和共享單車比,騎電動車不容易出汗。”
清理并退出市場,國慶節前完成
事實上,今年4月,杭州就制定了相關《指導意見》,目前已完成網上聽證程序。《指導意見》明確規定,“本市暫時禁止發展互聯網電動自行車”。
針對目前杭州市場上存在的“共享電動車”,近日,由杭州市交通運輸局牽頭、市城管委、市公安局、市場監督局、市質監局等部門組成的專班,就對租賃電動自行車企業進行了約談。
據了解,參加本次約談的有云騎天下、云馬出行、小良出行、GOGO、騎電單車等5家平臺企業,根據前期摸排的數據,這五家企業共投放車輛約2590輛。
在約談中,相關部門指出了租賃電動自行車的五大隱患:車輛不符合國家技術標準、騎行人未經過安全培訓且不固定、充電電池易引發火災、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車輛改裝較多存在隱患等。
根據要求,5家平臺企業停止運營,在限定時間內,自行對本平臺車輛進行清理并暫時退出杭州市場,對于逾期不清理且及未退出的,將開展專項整治。
錢報記者也了解到,杭州相關部門給這5家平臺企業清理并暫時退出杭州市場的時間,是在今年國慶前。
共享電動車退出,押金怎么退
對此,共享電動車企業有何說法?退出后,押金怎么辦?錢報記者昨天聯系了其中四家企業的負責人。
“云馬出行”于今年5月份開始在杭州西湖景區、延安路附近投放了100輛左右共享電動車,試運營一個月后主動退出市場。公關負責人顧女士表示,政府有規定,他們就主動退出了,用戶的押金在7月底前已全部退還。
GOGO目前在杭州和金華均設有運營站點,5月份投放60輛共享電動車以來,截至9月18日仍正常運營。GOGO公司工作人員樓先生說,會在9月19日開始相關工作,“暫時關閉了杭州站點,整個平臺處于正常運營狀態,用戶可以通過App發起申請退還押金,正常退還。”
另兩家“騎電單車”和“小良出行”在杭州分別投放了300輛及2000輛,兩家企業的負責人均表示,他們的產品需要“人力+電力”的混合動力驅動,其實和純電動車有一定的區別,更接近于“共享電踏車”。目前,這兩家企業也都已經暫停市場投放,他們表示會繼續探索有利于規范管理的“電子圍欄”技術,避免共享單車的亂停亂放問題。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很支持相關部門對于共享電動車的管理,我們目前也正在積極和相關部門溝通中”。國慶節前均正常運營,押金退還不受影響。
(周大伯提供線索) 鄰米網站建站,商城開發,APP開發,官網建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