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電腦城現狀:幾天賣不出1臺 電腦店改賣豆腐腦
2017-10-09
2132
【鄰米網絡】曾幾何時,武昌廣埠屯電腦城全國馳名,業內流行順口溜:北有北京的中關村,南有武漢的廣埠屯。往年金九銀十,9月開學季,廣埠屯電腦城商圈內九大電腦城內人聲鼎沸。而今年國慶長假前記者實地走訪發現,市場內一片蕭條。有關部門保守估計,廣埠屯商圈數碼商戶至少減少了三分之一。南極電腦城等商場,只剩兩成多商戶還在經營數碼產品。
開學季電腦城冷清
過去,開學季是電腦市場的黃金旺季,市場內客流熙熙攘攘,大學生們相約前來選購電腦。然而,記者9月23日在廣埠屯電腦城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
“您好,買手機嗎?需要什么樣的機型?進來看看!”記者走進武漢電腦大世界一樓大廳,多家品牌手機的銷售人員就上來詢問。電腦市場幾乎變成了手機市場。
隨后記者又來到二樓,整個二樓的顧客寥寥無幾,電腦城地下負一層也很冷清。
廣埠屯電腦城商業圈曾經占據武漢電腦市場的半壁河山,“賽博、資訊、華中、珞珈、南極、武漢、蘭普、大世界、百腦匯”九大電腦城,無不是大名鼎鼎,廣埠屯電腦城不僅是武漢人買手機和電腦的首選,也是外地零售商和批發商的必選之地。
【鄰米網絡】李先生代理銷售品牌電腦,2008年就入駐廣埠屯的電腦城了,算得上是較早的一批經營者。談及目前的經營狀況,他連聲嘆氣:“現在很多商戶已經在虧本經營,我打算再堅持一陣子,實在不行就不干了。”在他的記憶中,2012年的時候每天可以賣出十幾臺電腦,而現在生意好的時候能賣出兩三臺,有時一臺都賣不出去,按照這個銷量根本無法盈利。他說,他的店鋪位置還算好的,有些商家可能連續幾天都賣不出去一臺。
賣電腦的門面改賣豆腐腦
洪山區廣埠屯工商所的鄭女士,是長期負責南極電腦城的工商管段人員,她說,“南極電腦城大多門面已改成了餐飲和百貨店,賣電腦的門面改賣豆腐腦,賣手機的改賣黃燜雞,只剩四分之一的商戶還在經營數碼產品。”原來有約200戶賣手機電腦,現在一層和三層,全部改成餐飲商戶。百貨等其他門店,也占了不少鋪面。
賽博廣場原來有350戶賣手機電腦的,現如今也開始引進“非數碼經營”,光是百貨商戶就有150戶,此外,還有40多戶餐飲經營戶。負責百腦匯電腦城管段的工商人員也告訴記者,百腦匯電腦城也正在積極“轉向”,目前,已有40多戶餐飲經營戶入駐“百腦匯”。【鄰米網絡】
武漢市洪山區廣埠屯工商所的黃所長說,廣埠屯電腦城商業圈,高峰時曾有賣數碼產品的商戶5000多戶,主要是賣手機和電腦的,主要服務對象不僅是武漢大學城的大學生,還輻射華中五省,及至大半個中國。目前,賣手機和電腦的商戶不少都改了行,最保守估計,數碼商戶減少了三分之一。
傳統電腦城受電商沖擊
談到如今電腦行業銷量下滑的原因,商戶們說得最多的是受電商的沖擊。“曾經,顧客到電腦城是為了買電腦,但如今大多顧客來這里是為了比較價格。”譚先生說。
另一商鋪的王女士說,跟電商比價格,實體店鋪根本沒有競爭力,“我們有租金和人工成本”。
【鄰米網絡】除了電商沖擊,譚先生表示,電腦生意不好做還與整個市場規模萎縮有關,“筆記本、臺式機現在已經不是熱門的電子產品了,手機、平板電腦才是主流。”他表示,現在他除了經營電腦,還兼營攝像頭、游戲光碟等周邊產品,有時這些產品帶來的利潤甚至超過電腦。
手機店“升級”體驗店【鄰米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