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人駕駛的場景突破,百度和金龍客車干了一件大事
2017-10-18
2873
【上海網絡科技】在科技自媒體群里,總是時不時地打嘴仗,無人駕駛、人工智能、京東無人倉等都是熱點,無人駕駛最貼近大眾生活,也成為爭論最熱烈的領域。
樂觀派認為,無人駕駛十年內普及,將會徹底改變汽車工業和交通行業。悲觀派認為,無人駕駛缺少一種對車的控制感,容易發生各種事故。
柳大俠認為,這些都不是問題,現在的無人駕駛技術已經不錯了,幾年后逐步走向普及,一定會實現無人駕駛主流化的時代。
微循環車小規模量產,百度和金龍客車想干啥?
10月17日消息,百度和金龍客車達成戰略合作,將于2018年實現商用級無人駕駛微循環車的小規模量產及試運營,意味著國內首款無人駕駛巴士量產 。【上海網絡科技】
這句話有點拗口,普通網友可能不太明白,我稍微解讀一下,有三個關鍵詞:
1、商用級。這意味著系統和產品測試已經非常成熟了,可以規模生產投入市場了
2、小規模量產。無人駕駛汽車畢竟是新生事物,無論是運營機構,還是乘客,都需要一段時間的學習和適應,不能盲目放大規模。
3、微循環車。這說明是用于相對近距離交通的公眾交通工具,可以在地鐵接駁、產業園區、大學園區等短途、道路情況相對簡單的場景進行無人駕駛車輛的商用投放。
毫無疑問,雖然李彥宏親自乘坐百度系統的無人駕駛汽車,還成為北五環網紅,可以說明百度apollo系統的成熟度,卻不可能一夜之間讓交通部門全面放行。
【上海網絡科技】但是,在一些支線交通、園區內交通的場景下,無人駕駛巴士卻可以大行其道,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降低人力成本,也可以助推無人電動車的普及。
我覺得,中國大學城建設的都很大,大學城、科技園之類的場景可以優先試運營無人駕駛巴士,從高知群體進行認知普及,一步步向更多場景擴展。
無人駕駛的場景突破 ,這是一個偉大的突破
即將在2018年量產的,是金龍客車第二代無人駕駛微循環車,可以實現特定場景下的完全無人駕駛,主要應用場景為公共交通未覆蓋的“最后一公里”出行。場景選擇十分正確,非常務實,卻是無人駕駛汽車領域的一個偉大的突破。
真正無人駕駛汽車成為主流交通工具,可能需要5-10年的探索,而百度卻聰明地選擇了近距離出行的場景,適度降低場景智能的復雜度,卻會帶來無人駕駛商用化的偉大前行。
一旦百度和金龍客戶的無人駕駛巴士成為投放城市的熱門景觀,那么,很多城市或園區會跟進引入無人駕駛巴士,汽車業將增加一個新的品類,無人駕駛的電動汽車也加速走入大眾生活。
在中國,年輕人很樂于使用新鮮的智能產品,比如共享單車,無人電動是汽車業的未來方向,沒有人能夠阻擋,中國和美國會是世界無人駕駛汽車領域的領導者。【上海網絡科技】
柳大俠認為,中國無人駕駛的規則會很快出臺,因為這涉及到中國汽車工業的技術領先的戰略機遇,也關系中國人工智能的國家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