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佛同意交出資料,背后原因涉嫌系統性歧視亞裔學生的指控,結果究竟為何?
2017-12-04
3041
哈佛大學一名發言人12月1日說,該校已經同意向美國司法部提供入學申請人及該校學生的有關資料。目前,美國司法部正在調查哈佛大學在招生過程中涉嫌系統性歧視亞裔學生的指控。
【上海鄰米網絡科技,商城開發,企業建站,單商城多商城建站仿站等你來!我司有多套模板任你挑,價格從優,多買多得
這是哈佛大學首次同意按照美國司法部的條件提供材料,材料包括申請人的考試成績、績點以及招生過程中接受的面試和提交的個人陳述等。不過,哈佛大學提出,為避免這些材料外泄,司法部律師只能在哈佛大學律師辦公室進行查看,材料上一些個人信息將被涂黑。這是被爆涉嫌歧視亞裔學生丑聞以來,哈佛大學首次同意交出學生資料。不過,哈佛大學答應交出資料是有條件的,即司法部律師只能在哈佛大學律師辦公室里查閱相關學生資料。《紐約時報》引述消息人士的話說,從司法部調查案件的角度來看,哈佛大學這項要求讓政府部門打算啟動的審查面臨困難,但校方堅稱這么做是基于對學生隱私的保護。據估計,司法部希望取得包括電子檔案在內的所有入學相關申請資料,涉及多達16萬名提出入學申請的高中生。
據悉,美國司法部要求哈佛大學上交數千名高中生申請人的資料。哈佛大學此前曾以保密為由拒絕合作,美國司法部表示,如果該校在12月1日截止日前未能上交這些材料將被起訴。
盡管哈佛大學已表示妥協,但美國司法部是否接受該校的提議尚不清楚。
司法部一名發言人12月1日說:“司法部嚴肅對待任何可能侵犯個人民事和憲法權利的行為。很高興看到哈佛大學嚴肅對待此事并提出解決辦法,司法部正在評估哈佛大學的提議。”
美國司法部的調查基于眾多美國亞裔團體在2015年提出的一項聯合申訴。申訴稱,哈佛大學的招生政策在事實上不利于成績優異的亞裔申請人,相比之下,一些申請資格略遜色的其他族裔申請人被錄取的機會更大。
哈佛大學此前表示,該校的招生政策不存在種族歧視,不過出于追求學生構成的多元化,招生中要考慮一些無形因素,很多僅僅是考試成績合格的申請人會被拒絕。
【上海鄰米網絡科技,商城開發,企業建站,單商城多商城建站仿站等你來!我司有多套模板任你挑,價格從優,多買多得
歧視亞裔學生
其實,一些美國名校在招生時歧視亞裔學生已不是秘密。
2015年5月,包括華裔、印度裔等亞裔團體指責哈佛大學及其他常青藤名校在招生時歧視亞裔學生,設置種族配額,把合格及高分的亞裔學生拒之門外,要求美國政府調查哈佛大學等學校的招生程序。
亞裔團體要求哈佛大學公開招生文件和記錄,證明沒有為難亞裔學生。

非盈利性組織美國亞裔教育聯盟主席趙宇空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美國名校招生政策對亞裔不公平體現在針對亞裔的高錄取標準、存在種族偏見和使用“種族配額”。
普林斯頓大學一項研究發現,亞裔學生的SAT成績需要比白人高出140分,比拉美裔高270分,比非洲裔高450分才能進入美國一流大學,超高的分數線被稱為“亞裔稅”。

有調查發現,從1995年到2014年,盡管亞裔大學入學年齡人口增加了一倍,常青藤聯盟亞裔本科入學率基本持平。
哈佛大學歧視亞裔問題終于受到美國政府關注,司法部正在就此進行調查。
不配合調查
哈佛大學并沒有配合司法部對其進行的調查。美國司法部說,哈佛大學未在11月3日截止日之前提交有關招生程序和政策的文件。
英國《每日郵報》援引美國司法部官員的話報道,司法部“別無選擇,只能認定哈佛大學違反民權法第六條”。
美國民權法第六條規定,任何人在美國不得因種族、膚色或出生地而受到任何接受聯邦財政資助的項目或活動的歧視。

美國司法部指責哈佛大學不配合調查,“試圖逃避‘第六條’的責任”。
盡管調查遇到困難,司法部堅持要求哈佛大學提交招生文件。如果12月1日前哈佛大學仍未提交,司法部可能會提起訴訟。
《華爾街日報》援引司法部一名發言人的話說,司法部嚴肅對待任何可能侵犯個人民事和憲法權利的行為。
自認為沒問題
哈佛大學發言人表示,哈佛大學將履行民權法第六條規定的義務,但是需要保護學生和申請人的個人隱私。
哈佛大學律師代表賽斯·韋克斯曼此前表示,美國司法部對哈佛大學展開的調查“不合常規”。今年10月,韋克斯曼在給司法部官員的信中說,哈佛大學希望“澄清司法部決定的權威性和合理性”。
韋克斯曼說,哈佛大學的招生方式已經獲得聯邦法院認可。2016年6月,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得克薩斯大學將種族作為招生因素的規定合法。

有分析認為,這是為哈佛大學等高校采取的“綜合性考察”錄取方式“亮綠燈”,“綜合性考察”將種族作為錄取決定因素之一。
哈佛大學此前表示,學校致力于接收來自不同階層的學生,有助于學生成為“多元化社會的領導者”。
濫用“平權法案”
哈佛大學在招生過程中歧視亞裔的行為,使得美國高校在招生過程中濫用“平權法案”的問題再次受到關注。

趙宇空說,這種歧視性現象的根源在于美國某些政客不愿直接面對和解決有些社區經濟環境惡化的現狀以及現行教育體制的僵化,因而導致的某些少數族裔中小學教育水平落后。
為了在高校招生中尋求“平衡”,平權法被濫用,許多亞裔學生成了替罪羊,他們通往美國名校的道路也越來越窄。
美國自20世紀60年代興起民權運動,催生出一系列“平權法案”。“平權法案”規定在大學招生、政府招聘等方面照顧少數族裔,以消除此前因種族歧視造成的社會不平等。

2003年,聯邦最高法裁定,“平權法案”只有在各族裔錄取人數沒有規定固定“配額”的情況下才合法,但允許學校將種族作為“整體考量申請者”的一部分。
“平權法案”名為“平權”,實際上卻造成新的“不平等”。一些國外網友也紛紛表達了不滿。
趙宇空說,亞裔人口在過去20年里增加了一倍以上,然而,這些歧視,尤其是種族配額,直接導致亞裔學生與亞裔學生在一個固定名額內殘酷競爭,學習負擔過重,有的甚至產生了抑郁癥和自殺現象。
“很多品學兼優的學生不能進入一流大學學習。”
【上海鄰米網絡科技,商城開發,企業建站,單商城多商城建站仿站等你來!我司有多套模板任你挑,價格從優,多買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