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養老模式,88歲老奶奶賣房走遍10個國家!賣房養老獲網友怒贊!
2018-01-24
2280
江老奶奶第一次踏出國門后,腳步就沒有停歇。
江奶奶年輕時候的模樣
“我每天聊微信,刷朋友圈兩小時;每周打滴滴兩三次,去超市溜達……最近,我玩‘拼多多’比較多,這不快過年了嘛,我喜歡吃零食,就多淘了點便宜年貨。”
你肯定猜不到,說這番話的人,是位叫江濱的88歲老奶奶。除了上網很溜外,江奶奶從2009年開始出國旅行,至今已經玩過了美國、法國、瑞士、南非、泰國等10多個國家。2018年的旅行目的地,奶奶考慮去日本。
能夠實現這浪漫理想的老奶奶,除了有一顆大膽的心外,還嘗試了另一種更大膽的生活方式,周游世界、賣了房子享受生命。
88歲的“青春歲月”
江奶奶現在住在余杭臨平山北一家老年公寓。早在兩年前,江奶奶就有了自己對未來的規劃——以養老院為家,賣掉臨平的房子。
1月22日下午,錢江晚報記者來到江奶奶生活的老年公寓,和她一起曬著太陽,說說她繽紛的老年生活和難忘的青春歲月。
乘電梯到7樓,門一打開,記者就看到一條五彩斑斕的樓道。樓道的墻上貼著花鳥魚蟲等漂亮墻貼,還掛滿了老人們手工制作的小玩意。
江奶奶的房間朝西,屋內放滿了她周游列國的照片,而老人正煮著柚子茶,準備招待等下一起K歌的公寓閨蜜們。奶奶88歲了,她性格活潑開朗,如今幾乎是公寓的明星老人,也是7樓的樓道長。
江奶奶說,公寓每周一下午組織唱歌,每周三下午組織做手工,7樓在她的組織下,每周四上午K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是我選的樓歌,每次必唱的。”
2年前,江奶奶開始接觸智能手機,各種好玩的App讓她直接“拋棄”了古裝劇、偵探片。
年輕人最愛的微信,江奶奶也玩得很溜,她還取了一個時髦網名“開心果濱”,用女兒買的iPad和北上廣的親戚聊天、視頻。
江奶奶還喜歡逛超市,經常用手機叫個滴滴,把自己和老姐妹們送去超市。逛完超市,大家還能一起吃個KFC、必勝客什么的。
每周末,江奶奶都要回女兒家過。江奶奶覺得,家有家的溫馨,公寓有公寓的自在。“很多老年人都不愿意去養老院,但我和他們想法不同,覺得這里挺好。”江奶奶說。
一踏出國門后腳步就沒停歇
2009年,江奶奶漲了退休工資,她第一次踏出國門后,腳步就沒有停歇,在美國、瑞士坐直升飛機上雪山,在新西蘭冰河漂流探險,10年時間,奶奶走了十幾個國家。
江奶奶說:“我的退休工資養活自己沒問題。2017年我賣了房,還了按揭,還給孫女結婚包了大紅包,剩下的還能做旅游基金用。”
國內玩遍了的奶奶,79歲才開始出國旅行。因為年齡太大,江奶奶在美國、新西蘭簽證的時候,都是奶奶和女兒寫聯名保證書,保證老人身體健康以及有意外由自己承擔,使館才給放行的。
她的最高記錄是去南非連續坐飛機18個小時,團里的年輕人坐得腳都腫了,但是她半點事都沒!
跨國旅游大部分人都會都會遇到時差問題,但這事兒在江奶奶這兒根本不是事。下了飛機,她的作息就和當地人一模一樣了。“很多人倒時差頭疼,西餐各種吃不慣,我能吃能喝能睡,沒有一點不適應。團里的人都說,這個阿姨真厲害!”
“我怕自己年紀大拖累大家,每次去景點都是比別人先出發。在美國的時候,當地導游特別不放心我,全程攙著我的手走,完全沒有必要嘛。”
她都去了哪些國家
美國、法國、瑞士、南非、泰國等十多個國家
美利堅合眾國(英語: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美國”,是由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50個州和關島等眾多海外領土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其主體部分位于北美洲中部,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1989年至1996年初始版美國總面積是9,372,610平方公里,1997年修正為963萬平方公里(加上五大湖中美國主權部分和河口、港灣、內海等沿海水域面積),人口3.2億,通用英語,是一個移民國家(英語: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美國”,是由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50個州和關島等眾多海外領土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其主體部分位于北美洲中部,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1989年至1996年初始版美國總面積是9,372,610平方公里,1997年修正為963萬平方公里(加上五大湖中美國主權部分和河口、港灣、內海等沿海水域面積),人口3.2億,通用英語,是一個移民國家
法蘭西共和國(法語:République fran?aise,英語:the French Republic),簡稱法國(France),是一個本土位于西歐的半總統共和制國家,海外領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區。
法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意大利接壤,南與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本土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大致呈六邊形,三面臨水,南臨地中海,西瀕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相望,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人物
足跡遍天下的不凡老人
人生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但這旅程也不是波瀾不驚、一帆風順的。
江奶奶這個上世紀三十年代出生的人,她出生在杭州清波門一戶大戶人家,家里有兄弟姐妹11人,她排行老七。17歲那年。她參加了解放軍,然后沿著蘇州、南京、北京、東北一路北上。
轉業后,江奶奶在北京結核病研究所當護士,遇到了彼時在外貿部工作的丈夫。“我中專讀的護理專業,我丈夫老家平湖,是大學生,會說一口流利英文,還酷愛文學。”
江奶奶會和老伴一輩子走來,雖然也經常拌嘴,但兩人生活在一個屋檐下,卻是來之不易。1960年,江奶奶的丈夫去了青海工作,江奶奶撇下北京的工作,帶著剛滿9個月的兒子,執意跟隨前往,在青海一干就是17年。1977年,奶奶從青海轉業回到余杭,帶回了不滿16歲的女兒,兒子則繼續和丈夫留在青海。每年春節的探親假,是這家人唯一團圓的時光。
這樣的分離,一直持續到2005年,丈夫在青海退休。可惜,這家人在余杭吃上的這頓團圓飯,兒子永遠缺席了。“他38歲的時候,出了車禍,在青海去世了。”奶奶眼神中閃過一絲憂傷,臉上卻露出淡然微笑:“我孫女大學畢業后,考到余杭當公務員來陪我。”
記者觀察
新型養老
日益增多
賣了房子周游世界的江奶奶住養老院的重要理由是:不想給孩子帶來更多的負擔,并且,她還想用這筆錢去世界上更多的地方。
實際上,像江奶奶一樣有這個想法的老人正越來越多。很多老人都愿意用一種有別于傳統的方式安度自己的晚年。
錢江晚報記者了解到,去年7月,余杭區社會福利中心的醫養結合老年公寓開張,這是當地政府對公建民營養老模式的全新探索。
除了公建民營養老模式外,還有一種養老模式——抱團養老。
冬日陽光和煦,余杭瓶窯的一個農家小院里共同生活著7戶老年人。去年冬天,房子主人張阿姨一家,邀請了6對杭州退休老人來家中抱團養老,住久了喧鬧都市的老人們回歸鄉村,天天呼吸著清新空氣,面對著怡人風景,品嘗著新鮮的農家菜,生活幸福指數驟然提升。老人們因此還受到了央視的采訪。
不得不說,這些閃爍著民間智慧的養老模式,值得點贊。
【上海鄰米網絡科技,商城開發,企業建站,單商城多商城建站仿站等你來!我司有多套模板任你挑,價格從優,多買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