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頭條】年僅12歲學生宿舍捅死13歲同班同學,校園安全問題值得深思,各國對此采取不同的法律措施。
2017-12-05
3401
昨日凌晨,在學校宿舍,12歲同學軍軍(化名)用水果刀將同班的13歲學生奇奇(化名)捅傷,經搶救無效不幸死亡。事發后,軍軍主動向警方投案自首。臨渭區教育局要求所有中小學校進一步加強對學生法制宣傳教育活動,認真做好學生安全工作。
大三男生宿舍捅死同學
現在的學生在日常交往中往往會因為某些小事引起學生之間的摩擦或者糾紛,造成關系緊張。近期北京首鋼工學院3名即將畢業的大三學生起沖突,造成了2名學生死亡。
時隔十年,“馬加爵案”再次在北京首鋼工學院的校園內上演。10月11日凌晨1點40分左右,北京首鋼工學院男生宿舍內,3名即將畢業的大三學生起沖突,1名男生持刀扎死2名同學。據了解,受害人林某腦部受傷,胸部又中1刀當場死亡;受害人王某被扎4刀,送醫后搶救無效死亡。
老師叮囑學生不要討論
昨日下午5點40分,首鋼工學院的門口和往常一樣,各種攤位有秩序地分布在道路兩旁,校園內也如往常一樣,事發男生宿舍看上去也很平靜,看上去并未受到兇殺案的影響。記者在首鋼工學院保衛處采訪時,得到的答復是:“我們也不知道這件事情,沒聽說,具體情況要和學校聯系。”一名大一學生告訴記者,老師叮囑他們不要討論這件事情。
首鋼工學院始建于1978年,其前身是北京鋼鐵學院分院。目前,首鋼工學院是一所高等專科院校。
兩名死者事發前曾飲酒
嫌疑人和兩名死者都是大三學生,據了解,嫌疑人是遼寧人,死者林某是寧夏人,而王某則是北京本地人。10日上午,學校在對學生進行1000米體測時,嫌疑人將王某碰傷。10日夜里,王某和林某喝完酒回到宿舍,王某想去找嫌疑人,林某主動提出陪同。二人找到到嫌疑人,要求對方道歉。但嫌疑人態度強硬,認為自己沒有錯,3人發生了爭執。在推搡的過程中,嫌疑人被兩人推撞碰到桌子,受了輕傷。隨后嫌疑人發怒大吼,抓起水果刀拼命捅向兩人。
王某和林某如何激怒嫌疑人致使其行兇目前尚不明確,但記者在學校保衛處了解到,首鋼工學院的男生宿舍10點鐘關門并熄燈。也就是在宿舍統一關門熄燈之后,林某和王某回到宿舍并且找到疑犯,從而導致慘案的發生。
專家稱嫌疑人在沖動狀態下行兇
首鋼工學院慘案讓人聯想到10年前的“馬加爵案”以及上海復旦大學的投毒案,這些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為何會采取這樣殘忍暴力的方式去解決問題?【上海鄰米網絡科技,商城開發,企業建站,單商城多商城建站仿站等你來!我司有多套模板任你挑,價格從優,多買多得
“犯罪現象有‘h結構理論’,一邊是青少年犯罪的加害方,一邊是被害方,中間以犯罪行為相聯。所以,生命安全教育非常重要。應該說平安成長與上大學同等重要。所以要加強青少年的生命安全教育。”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王大偉告訴記者:“雖然這個案件具體原因目前還不清楚,但很明顯犯罪嫌疑人是在沖動的狀態下行兇的。”王大偉說,過去有“酒色財氣煙”五戒,氣就是沖動。
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是指同學間欺負弱小、言語羞辱及敲詐勒索甚至毆打的行為等,校園欺凌多發生在中小學。校園欺凌分為單人實施的暴力,少數人數暴力,和多人 實施暴力。實施環境地區多為校園周邊或人少僻靜處。
近些年來在應試教育的沖擊下,許多學校重視知識教育,輕視法制與規則教育,忽視生命、尊重以及心理教育,等非硬性教育,由于很多國家實行的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受害者會長期受到欺凌。在欺凌過程中,欺凌者會對受害者構成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展。調查顯示;校園暴力比較主要原因校園的霸王們,他們社會有保護傘,欺負同學恐嚇同學,毆打不聽話同學。
李克強總理指出,校園應是最陽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園暴力頻發,不僅傷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沖擊社會道德底線。教育部要會同相關方面多措并舉,特別是要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堅決遏制漠視人的尊嚴與生命的行為。
如何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
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要遵循學校教育的規律,充分利用校園這一特定的文化傳遞空間,發揮各有關課程在進行法制教育方面的作用和功能,使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過程中受到比較系統的法制教育。要以課程教學為主要渠道,形成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緊密結合的學校法制教育的網絡和體系。
首先,法制教育必須先從教師做起,加強教師的學法工作。老師是學校教學的主導者,是學生的引路人。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要求教師首先必須具備較強的法制意識,這是一個前提條件,否則一切都是空談。學校要充分利用行政會議和教師政治學習的時間,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開展學習法制知識的活動。著重學習了《普法讀本》、《教育法》、《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以及中小學教育教學法規等,提高了教師們的守法意識和依法保障學校、教師、學生的正當權益的自覺性。
其次,法制教育的重點是必須加強對學生的普法教育工作。因此,要通過各種有效形式,積極開展依法治校工作。健全學校的各項規章管理制度,加強對學生的管理,法制教育并不是一兩堂法律常識課能全部解決的。應充分利用校會、班會,利用政治課專題進行法律知識的專題講座,利用其它學科寓法律知識的教育于教學之中,同時,利用學生的團、隊活動和學科興趣小組滲透法律知識的教育,努力使得學生的普法教育網絡化、系統化。根據教育部的要求,學校應當認真落實聘請法律副校長參與法制教育工作,使學校的法制教育活動和學校各項工作向正規化、法制化。
再次,把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結合起來,加強對學生的道德、心理教育。加強法制教育工作要有生動性、針對性、有效性,防止空洞的說教。如果說法制教育的重點是加強對學生的普法教育的話,那么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即是與法制教育相輔相成,不可或缺的。要加強對學生進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教育,培養學生的仁愛之心、惻隱之心、容忍之心,教育學生愛惜生命、尊重他人人格,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卻常常被忽略的教育內容。心理素質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應當通過教育克服學生中存在的逞能、好勝、霸道、急躁心理,培養他們自制力,防止因小事而發生惡性案件。對早熟的學生要加強青春期教育和心理疏導,防止犯罪。建立學生心理咨詢機構,對有心理疾患的學生應給予適當的治療。
第四、要在全社會開展預防青少年學生犯罪的綜合治理工作。政府有關職能部門要凈化社會環境,為青少年學生的健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防止暴力、色情、賭博、恐怖等內容的音像制品和書刊毒害青少年。家長和學校要切實履行好監護職責,以言傳身教、循循善誘的方法,在青少年學生中弘揚社會正氣、文明風氣,使他們自尊、自律、自強,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司法部門對學生犯罪要堅持以預防為主、打防結合。對情節嚴重的犯罪,應當依法懲處,發揮法律的威懾力。
【上海鄰米網絡科技,商城開發,企業建站,單商城多商城建站仿站等你來!我司有多套模板任你挑,價格從優,多買多得各國措施
挪威
校園欺凌實拍
鼓勵學校對校園欺凌采取全校范圍的干預措施,如制定課堂規則,對學生行為進行限制,組建教師職業發展小組,與學生開展有關同輩關系與行為的班會活動,為欺凌者、受害者及其家長提供心理咨詢等。挪威于2002年通過了一個宣言,號召國家、地方政府以及家長和教師團體加入到盡快根除校園欺凌現象的行動中。
澳大利亞
建立了政府支持的組織和網站,如“反欺凌網絡組織”和“澳大利亞無欺凌計劃”,以幫助學校了解欺凌現象,為學校制定相關政策,提供教師培訓的指導大綱。澳大利亞政府通過增進師生們對社會正義問題的理解來解決校園欺凌問題。其理論依據是:只要認識到騷擾、折磨與自己不同的人是錯的,那么欺凌問題就得到解決了。
以色列
以色列為解決校園欺凌問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要求學校建立全校范圍的反欺凌政策,并對在職教職員工進行培訓。以色列還對正在進行的調查和研究提供支持,以求尋找到個性化的解決辦法。調查發現,欺凌現象發生最多的是在放學后的走廊和廁所,或教師監控不力的時間段。很多學校采取的辦法很簡單,如增加警力,保證照明,讓父母接送孩子,休息時間在走廊上安排更多教師等。
美國
在美國,校園暴力被稱為“欺凌”(bullying)。校園欺凌在初中(6-8年級)階段最嚴重,高中時逐漸減少,但依然存在,是中學普遍存在的問題。學校對“欺凌”十分重視,每年開學時,會培訓教師如何處理欺凌事件,發給指導材料。對學生也會有預防性的教育,告知他們學校的有關規章。
日本
日本文部科學省加強了對教師進行有關校園欺凌的培訓,增加了合格學校輔導員和護理員的數量,以幫助學生處理各種問題;同時,允許學校對那些給同學帶來身體或心理傷害的學生停課,并為此制定了更加明晰的指導原則和程序。
韓國
針對越來越嚴重的中小學校園暴力,韓國教育部決定,將從3月中旬開始向一些中小學生提供免費“警衛服務”,讓其免受校園暴力。“警衛”工作,除了警察之外,還動員民間保安公司的保安、體育館協會等人員來承擔。只要學生向學校或教育廳提出身邊保護申請,政府就會安排“警衛”到學校或特定地點保護學生。韓國教育部預計,2007年一年將向1600名學生提供這類服務。但一些家長和教師則對此表示擔心,認為“警衛服務”會令受害學生變得孤立。針對這種擔心,韓國教育部表示,警衛人員將向求助學生提供暗中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