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氣價格暴漲影響民生,發改委開告誡會平抑價格。根本原因在哪里?
2017-12-05
10655
天然氣價飆漲價格是多少?天然氣價飆漲是怎么回事?
冬天天然氣價格是多少?
天然氣價格近期持續飆漲,價格不斷刷新歷史新高。目前國產液化天然氣市場價已超過8000元/噸。分析師表示,今年以來,環保監管力度加大,“煤改氣”加快推進,天然氣消費爆發式增長。后市預計價格上漲將趨緩,但高價位將持續。
供需矛盾加劇
12月4日,百川資訊數據顯示,華北地區納入統計的四家企業中,三家液化天然氣出廠價格超過8000元/噸,最高的為8400元/噸。
生意社數據顯示,12月1日,液化天然氣均價為4745.62元/噸,三個月上漲26.55%。
但各地價格差異較大。根據相關機構的調研,12月1日,液化天然氣掛牌價最高達到9400元/噸,多個地區突破7000元/噸。自9月以來,多個地區液化天然氣價格累計漲幅超過100%。
據了解,榆林地區由于液化天然氣價格大幅上漲,燃氣拉煤貨車難以盈利,面臨大面積停運。
同時,一些加氣站也表示價格上漲其受益有限,出廠價已經7000多元/噸,再加上運費,利潤空間很小。同時,氣價上漲,不少司機停運,影響了加氣站的銷量。此外,上游開始限制供給。
此外,因天然氣價格高企,部分下游工業用戶減少用量或暫時停產。
浙商證券分析師吳棟棟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今冬天然氣供需矛盾加劇主要是兩方面原因:隨著“煤改氣”政策推進,天然氣消費需求快速增長,市場供應跟不上需求,導致價格漲;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制約了天然氣行業發展。
發改委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天然氣消費量1865億立方米,增長18.7%。同期天然氣產量121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1.2%;天然氣進口量722億立方米,增長27.5%。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專家估計,全年天然氣消費量在2300億立方米,增量33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7%。其中“煤改氣”帶來的新增消費量近200億立方米。
需求集中爆發,供應緊缺加劇。從目前情況看,限氣已從工業、商業傳導至民生領域。發改委日前發出通知,統一部署相關省區價格主管部門召開會議,提醒液化天然氣生產流通企業規范價格行為。
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民生證券分析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未來天然氣價格漲幅將趨緩,但在需求難以得到滿足的情況,天然氣高價位將持續。
上述分析師表示,今年以來,環保監管力度加大,“煤改氣”不斷推進,天然氣消費出現爆發式增長。2016年液化天然氣凈進口量361.4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2.6%。對外依存度上升到34.3%。冬季是天然氣需求旺季,預計在“煤改氣”推動下冬季供應缺口將加大。在此背景下,提高國內天然氣自給率至關重要。
吳棟棟表示,今年冬季的天然氣需求仍沒有達到峰值,而供給方面乏力。隨著需求的爆發,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問題凸顯。接收站、儲氣站、管網設備等方面提升空間較大。夏季淡季時,部分設備的利用率較低,但在旺季又難以保障需求,峰谷調節能力不足。在此背景下,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有望加快,天然氣工程和儲運設備公司將受益。
【上海鄰米網絡科技,商城開發,企業建站,單商城多商城建站仿站等你來!我司有多套模板任你挑,價格從優,多買多得
發改委開告誡會平抑價格
面對液化天然氣價格快速上漲的情況,國家發改委要求11個地區在12月4日召開液化天然氣價格法規政策提醒告誡會,并報送發改委價監局。
這些地區包括陜西、內蒙古、寧夏、新疆、山西、四川、山東、遼寧、江蘇、北京、河北。參會人員包括主要的液化生產氣主產區企業,相關協會等,以及液化天然氣主要接收站銷售企業和協會,液化天然氣主銷區企業和相關協會。
發改委提醒告誡各液化天然氣企業和相關社會組織要維護行業秩序,不得惡意哄抬價格,不得價格欺詐,不得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額,不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不得達成壟斷協議,不得實施其他任何形式的價格違法行為和價格壟斷行為。
一位燃氣行業專家指出,目前市場整體并不缺天然氣,出現價格高且市場偏緊的情況,是有企業認為過去天然氣價格銷售太低,通過該方式可謀求更大利益。“說到底就是上游企業希望提高價格,下游企業希望買便宜的氣,雙方訴求不一致。”這位人士說。
根據了解,今年涉及到煤改氣的京津冀地區有約200萬戶,加上山東、陜西等地煤改氣的情況,實際全國可能有幾百萬戶。根據國家政策,在冬季天然氣消費旺季,非居民用天然氣基準門站價格可以浮動20%以內。
苗瑩瑩認為,這次告誡會并未給天然氣價格做出一個實際的限制,沒有規定最低價格和最高價格,只是起到提醒告誡的作用,下一步還是要解決供需的矛盾,加大天然氣供氣能力建設。
【上海鄰米網絡科技,商城開發,企業建站,單商城多商城建站仿站等你來!我司有多套模板任你挑,價格從優,多買多得